返回顶部
川渝科技学术大会
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一)|“熊猫教父”胡锦矗:守护国宝的国宝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6日 10时16分32秒

人物名片

胡锦矗,出生于1929年3月,四川开江县人,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和“中国大熊猫研究的第一把交椅”。他牵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野外大熊猫调查,发明了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撰写了《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建立了世界上首个野生大熊猫生态观察站。2019年9月,胡锦矗获“大熊猫科学研究和保护终身成就奖”。

20210605B1_副本.jpg

“十分荣幸,但也诚惶诚恐。”6月3日,“熊猫教父”胡锦矗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的感受。他认为,四川的发展离不开几代科学家的前赴后继,他谦虚地说道,“他们中不少人比我做得更好,取得的成果比我更丰硕,但并未获‘百杰’,因而‘百杰’于我,‘诚惶诚恐’。”

对于自己60多年来的科学探索之路,已逾耄耋之年的他认为既有遗憾也有欣慰,遗憾在于还有很多工作未能完成;欣慰在于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其中不少已经成长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

他希望自己培养的科研人员能和全国的科学家一起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生物科技的进步,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他的故事

半路出家,和熊猫结下“半生缘”

1957年,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的胡锦矗,抱着建设新中国的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四川。

可他头一天到成都市,第二天领导就找他谈话。“你到南充(市)去吧。”领导的话直截了当。那一年,南充师专(现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刚刚成立,急需专业教师,科班毕业的胡锦矗正好合适。“好啊。”胡锦矗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背着还没来得及拆开的行囊,直接到了南充市。

20210605B2_副本.jpg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研究生。      

在南充师专最初的十多年里,他先后参加了《四川省志·地理志》的编写和长江水产资源调查;组织了四川东部地区动物资源调查研究;主持了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

在这段时间里,胡锦矗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和熊猫结缘。

1972 年4月26日,两只可爱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并受到极大欢迎,“熊猫外交”由此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意义。

可中国到底有多少只大熊猫,当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1973年,国务院召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大熊猫产地召开座谈会,决定弄清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起来。

20210605B3_副本.jpg

胡锦矗教授在指导青年教师。      

1974年,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建一支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为什么会把这一重担交给当时毫无经验的胡锦矗?多年以后,胡锦矗揭晓了答案,“大概是因为林业厅晓得我是个跑山的人嘛,指明要我去组织。”

但胡锦矗不知道的是,在接受这次任务之后,他之后的人生将再也无法和大熊猫分开了。

他的成就

发明了胡氏方法,建立了世界大熊猫研究的基础

在接到任务之后,这支30人的调查队很快组建起来,这支队伍是从当时包括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林学院、重庆博物馆等各个高校、单位广泛参与下挑选出来的。作为此次调查的队长,胡锦矗需要带领大家考察四川所有大熊猫栖息地。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野外那么大,哪里才能找到大熊猫?找到了大熊猫,它嗅觉灵敏,往往人还没靠近,它一溜烟就不见了,又该如何了解它?

为了找到大熊猫,胡锦矗和队员花费4年半时间,踏遍了川西群山。他们趴在雪地上细细辨认熊猫的足迹;在竹林深处倾听熊猫把嫩竹嚼得嚓嚓作响的声音;在大雪初霁的早上钻进熊猫用身体挤出来的竹林“隧道”……

通过9万多公里的艰苦野外调查,胡锦矗和团队最终弄清楚了大熊猫的数目和分布区域。

又该如何研究大熊猫呢?初期的调查,让胡锦矗吃到了苦头:经常连相机都没掏出来,大熊猫就消失不见了。于是他决定换个方法,在经过长期实践后,他提出从大熊猫的粪便入手,通过对不同的大熊猫粪便对比,胡锦矗发现其中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致年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熊猫在野外的踪迹来还原它们的生存状态。后来这种调查方法被总结为野生大熊猫调查的“胡氏方法”。

20210605B4_副本.jpg

胡锦矗教授

而这些探索也最终形成了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这份报告不仅确认中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为 2400 余只,同时也根据调查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原来的 2 万公顷扩大为 20 万公顷,也直接促成了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等 5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大熊猫等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拯救工作正式上升至国家层面。

在全国第一次大熊猫资源调查后,中国决定继续加强大熊猫的生态学研究。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这个名字源于从厨房到取水处需要走51级台阶。

正是以这51级台阶为起点,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走上正轨,走向国际,走出了胡锦矗、潘文石、张和民等一批在国际上响当当的“熊猫专家”,也彻底解决了大熊猫生存与繁育难题。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得益于中国持续数十载的保护,大熊猫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五一棚”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胡锦矗回到西华师范大学,继续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半生岁月里,发表论文近200篇,专著23本,先后获省部级奖14项。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但他的贡献远比这些更为深远,在西华师范大学任教的几十年中,他带出了近20届研究生,为大熊猫科研工作种下了无数宝贵的种子,其中就包括以魏辅文院士、张泽钧教授为代表的第二、第三代大熊猫研究者。(川观新闻)



Baidu
map